矿用锚杆测力计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 |
发布时间:2021-01-08 13:46:46 浏览次数: | |
矿用锚杆测力计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1)矿用锚杆测力计安装在土建锚索上,如果双方沟通不够,就会出现锚垫板直径与矿用锚杆测力计直径不一致,造成测力计监测的荷载与锚索的实际荷载出现误差,即荷载失真。 处理方法:土建锚索确定后,监测单位根据土建锚垫板的直径等参数采购配套的锚杆计。 2)土建单位先张拉完其他锚索后,再张拉安装有矿用锚杆测力计的锚索,造成矿用锚杆测力计监测到的荷载不能真实反映其他锚索的受力情况,即锚索测力计的荷载没有代表性。 处理方法:先张拉安装有矿用锚杆测力计的锚索,再以同样方法张拉其他锚索。 3)第1台矿用锚杆测力计安装前,不对测力计、千斤顶、压力表进行现场配套联合标定,造成的后果是矿用锚杆测力计的荷载与土建计算荷载没有对应关系。 处理方法:第1台矿用锚杆测力计安装前,在监理、设计以及业主相关人员的监督下,对测力计、千斤顶、压力表进行现场配套联合标定。 4)张拉过程中荷载出现异常时,不能正确分析判断。理论上讲,锚索张拉过程中,测力计荷载应等于土建计算荷载,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影响的因素较多,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偏差,这时监测人员就要通过分析判断,分清楚是误差,还是异常。 如图1是1号锚索张拉过程中,测力计荷载与土建计算荷载的关系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张拉的进行,测力计荷载与土建计算荷载的增加趋势基本一致,荷载相差在3%以内,且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加,荷载相差越来越小,到张拉荷载时,测力计荷载基本等于土建计算荷载,说明锚索张拉正常。 图2是经常遇到的矿用锚杆测力计张拉过程关系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第2级张拉后,测力计荷载为185kN,土建计算荷载为375kN,两者相差为50.7%,但随着逐级张拉时荷载的增加,两者相差越来越小,且测力计荷载的增加趋势明显大于土建计算荷载的增加趋势,到张拉荷载时,测力计荷载基本等于土建计算荷载,锚索张拉过程也是正常的。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锚索锚固范围内的岩体比较松散破碎,锚索开始张拉时,由于岩体压缩较快,从而导致土建计算荷载远大于测力计荷载,但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加,锚索锚固范围内的岩体不断被压实,测力计荷载与土建计算荷载两者相差也就越来越小。 图3是某PR1矿用锚杆测力计张拉过程关系曲线, 第2级张拉后,测力计荷载为115kN ,土建计算荷载为250kN,两者相差为54.0%; 第3级张拉后,两者相差为12.4%;第4级张拉后,两者相差为9.5%;第5级张拉后,两者相差为19.2%;第6级张拉后,两者相差为13.0%。测力计荷载与土建计算荷载之间没有规律,且不能张拉到张拉荷载,主要原因有:锚固端、锚墩原因,张拉机具原因,操作手不熟练,仪器偏心等。 处理方法:重新张拉或重新安装矿用锚杆测力计。 |
|
上一篇:矿用锚杆测力计安装的规范步骤 | |
下一篇:锚杆计监测数据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