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高压流量计/锚杆计/压力表/测力计/检测仪

联系我们

  • 地址:乐清市柳市镇
  • 联系电话:0577-57161116
  • 联系电话:0577-57161117
  • 联系电话:0577-57161118
  • 手机:13758417779
  • 手机:13626549618
  • 阿里旺旺:yqqmdq2013
  • 网址:http://www.qaomu.com/
单体柱测压仪在顶板管理中的安全作用
发布时间:2025-07-09 15:01:00     浏览次数:
单体柱测压仪是煤矿顶板管理中 “以数据控风险” 的核心工具,其通过实时监测单体液压支柱的受力状态,将顶板压力从 “经验判断” 转化为 “量化管控”,从根本上解决顶板管理中 “支护强度不足、压力异常难察觉、风险预判滞后” 等痛点。在顶板管理中,其安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维度:

一、实时验证支护强度,顶板 “有足够支撑力”

顶板垮落的核心风险之一是支护强度不足(如单体柱初撑力不够、工作阻力衰减),而单体柱测压仪的首要作用是通过压力数据验证支护是否 “顶得住”。


  • 保障初撑力达标:单体柱初撑力是顶板管理的基础(如《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单体柱初撑力≥90kN),测压仪可实时显示支柱升柱后的压力值,操作人员按标准完成 “足量供液”—— 避免因初撑力不足(如仅 60kN)导致顶板早期下沉、离层,为后期冒顶埋下隐患。

  • 监测工作阻力稳定性:顶板压力会随采动进程动态变化(如超前支承压力、周期来压),测压仪可跟踪单体柱工作阻力的变化(如从 100kN 升至 150kN 再稳定),其始终处于设计允许范围(如 120-200kN),避免因长期超压(如超过 250kN)导致支柱弯曲、漏液,或压力过低(如降至 80kN)导致支护失效。

二、捕捉压力异常变化,预警顶板 “潜在失稳风险”

顶板失稳前往往伴随压力突变(如骤升、骤降或高频波动),测压仪通过捕捉这些 “异常信号”,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处置。


  • 预警 “瞬时超压”:当顶板因断层、裂隙发育出现局部塌落趋势时,单体柱可能承受瞬时冲击压力(如 1 秒内从 120kN 飙升至 300kN),测压仪的峰值记录功能可锁定这一异常,提示 “顶板可能存在局部破碎带”,需立即加密支护(如补打临时支柱)。

  • 识别 “压力骤降”:若单体柱压力在短时间内大幅下降(如 30 分钟内从 150kN 降至 60kN),可能是支柱漏液、底座陷入底板或顶板已发生微小离层,测压仪可触发声光报警,推动现场人员及时检修支柱或加固顶板(如注浆加固),避免 “小隐患” 演变为 “大冒顶”。

  • 跟踪 “周期来压”:回采工作面顶板会随工作面推进出现周期性压力升高(周期来压),测压仪可记录来压时间、压力峰值(如每次来压时压力升至 180kN),帮助预判下次来压时机(如周期 3-5 天),提前采取 “加强支护密度、缩短循环进度” 等措施,降低来压期间的垮落风险。

三、评估压力分布均匀性,避免 “局部应力集中” 导致顶板失衡

顶板垮落常始于局部支护薄弱区(如某区域单体柱压力明显低于周边),测压仪通过多点数据对比,可精准识别这类 “风险盲区”。


  • 发现 “支护空白带”:在回采工作面端头、巷道交叉口等顶板应力复杂区域,若测压仪显示某片区域单体柱压力普遍低于 100kN(周边均达 150kN),说明该区域可能存在 “支护不到位”(如支柱数量不足、未打紧),需立即补打支柱,避免因局部支撑力不足导致顶板先垮落、引发连锁反应。

  • 判断 “支柱受力不均”:若相邻两根单体柱压力差超过 50kN(如一根 180kN、一根 120kN),提示顶板压力分布失衡,可能是支柱布置间距不合理或顶板岩层存在裂隙,需调整支柱位置(如加密中间支柱),平衡压力分布,防止顶板向低压区倾斜垮落。

四、辅助优化支护参数,提升顶板管理的科学性

顶板管理的核心是 “让支护与顶板压力匹配”,测压仪提供的海量压力数据,为支护参数优化提供了 “科学依据”,而非依赖经验。


  • 确定合理初撑力:通过测压仪记录不同初撑力下的顶板下沉量(如初撑力 100kN 时顶板下沉 50mm,120kN 时下沉 30mm),可确定该区域优初撑力(如 120kN),既避免初撑力过高导致支柱过载,又顶板稳定。

  • 调整支柱密度与布置:在断层带、破碎顶板区域,测压仪数据可能显示 “单根支柱压力频繁超 200kN”,说明单柱承载过大,需通过增加支柱密度(如每米 3 根增至 4 根)或改用大直径支柱(如 Φ110mm 增至 Φ130mm),分散顶板压力。

  • 优化回采进度:若测压仪显示 “工作面推进速度加快后,支柱压力峰值从 160kN 升至 200kN”,说明回采进度与顶板压力释放不匹配,需放缓推进速度,给顶板足够时间完成压力转移,避免因 “赶进度” 导致支护失效。

五、数据追溯与风险复盘,构建 “持续改进” 的安全闭环

顶板管理的长效安全依赖 “经验积累与教训总结”,测压仪存储的历史数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 事故前的 “数据痕迹”:若发生顶板事故,可通过测压仪回溯事故前的压力变化(如事故前 3 天,某区域压力呈 “阶梯式下降”,每天降 20kN),分析事故诱因(如支护衰减未及时处理),针对性改进管理流程(如将该区域测压频率从 1 天 1 次改为 2 小时 1 次)。

  • 同类区域的 “风险借鉴”:在新开采区域(如同一煤层的不同工作面),可对比历史测压数据(如相邻工作面在相似埋深下的压力峰值为 180kN),提前制定匹配的支护方案(如初撑力设为 120kN,支柱密度每米 3 根),实现 “以史为鉴” 的超前防控。

总结

单体柱测压仪在顶板管理中的安全作用,本质是 “将无形的顶板压力转化为可监测、可预警、可优化的量化数据”,推动顶板管理从 “被动抢险” 转向 “主动防控”。其核心价值不仅在于 “发现风险”,更在于通过数据驱动支护参数优化、管理流程完善,从根本上降低顶板事故概率,为煤矿井下作业筑起一道 “数据防线”。


 
上一篇:矿用锚杆测力计选型:按量程还是按精度?
下一篇:单体柱测压仪vs锚杆测力计:应用场景差异

相关产品

相关视频

资料下载

乔木电气二维码
COPYRIGHT © 2020 浙江乔木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矿用高压流量计 网站地图 | XML | RSS
  • 全国400客服热线: 联系电话:郑周建 13758417779 地址:乐清市柳市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