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矿用锚杆测力计的无线传输与数据云平台是其实现智能化监测的关键技术,无线传输可解决井下布线难题,实现数据实时传输,数据云平台则用于存储、分析数据,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决策支持。以下是具体介绍: 常见传输方式: 红外无线传输:如 YHY60-M(II)本安型矿用数字锚杆测力计采用红外无线数据通讯技术1。它具有一定的方向性,适合短距离传输,抗干扰能力较强,在井下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能较好地工作,且不易受电磁干扰影响,但传输距离通常有限,一般在数米范围内。 蓝牙传输9:可实现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通常传输距离在 30 米左右,具有功耗低、连接方便等特点,能方便地与手持设备或附近的采集终端进行连接,传输锚杆测力计的数据。 LoRa 传输9:是一种长距离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传输距离可达 1.2km 左右,适合在井下较大范围区域内使用,可将多个分散的锚杆测力计数据集中传输到较远的基站或数据采集中心,且功耗较低,能满足锚杆测力计长期运行的需求。 4G/5G 传输4:具备高速率、低延迟的特点,可实现大量数据的快速传输。如 GPY200-M 智能矿用锚杆索受力传感器支持 4G 无线传输,能将数据实时上传至矿山安全云,适用于对数据传输速度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可满足远程实时监控和预警等需求。
优势10: 解决布线难题:煤矿井下环境复杂,有线传输需铺设大量电缆,施工难度大、成本高,且电缆易受巷道变形、机械损伤等影响。无线传输无需复杂布线,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成本,也减少了电缆维护工作量。 提高数据传输实时性:可实时将锚杆受力数据传输到地面或其他监控终端,使工作人员能及时了解锚杆工作状态,便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提高了矿山安全生产的保障程度。 便于设备移动和扩展:对于需要移动监测或后期扩展监测点的情况,无线传输的锚杆测力计更具优势,无需重新铺设线路,只需将新设备接入无线传输网络即可,灵活性和扩展性强。
功能: 数据存储11:可大量存储锚杆测力计上传的历史数据,如 ZMY3.2 矿用锚杆应力监测仪的数据云平台能存储长时间、大量的锚杆受力信息,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丰富的数据基础,便于工作人员查询历史数据,分析锚杆受力变化趋势。 数据分析处理2: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如计算锚杆受力的平均值、值、小值等,绘制应力变化曲线,还可结合其他监测数据(如顶板离层数据等)进行关联分析,评估巷道支护的稳定性,为巷道支护参数调整提供依据。 实时监控与预警11:实时显示锚杆测力计的工作状态和受力数据,当数据超过设定的阈值时,能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如通过短信、弹窗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潜在危险。 远程访问4:支持 PC 端和手机端访问,工作人员无论在何处,只要有网络连接,即可通过终端设备查看锚杆测力计数据和相关分析结果,实现远程管理和决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的便捷性。
意义:
|